【追赶超越】榆林学院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371 较去年晋升77位 省内排名18位

   日期:2024-12-26    作者:87hev 移动:http://ljhr2012.riyuangf.com/mobile/quote/35082.html

回头望,追赶超越的三年,是学校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态最优、发展水平最高的时期。新一届党政班子深入调研察实情,把脉问诊找症结,高标准顶层设计,促发展戮力前行,明确了“十四五”初学校发展中六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即定位不清、师资不强、机制不明、理念不新、精神不振和目标不准),以问题为导向,探索制定并深入实施“六个一”战略举措(即发扬一种精神“百年传承的‘奋斗’精神”,紧盯一个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奋力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实施一个战略“人才强校战略”,建立一个机制“在竞争中成长的追赶超越新机制”,确立一个定位“扎根榆林、研究榆林、服务榆林、贡献榆林”,坚持一个理念“开放办学协同共赢,不断推进国内外交流与合作走向深入”),团结带领全校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激发动能,把牢高质量发展六大优势(即百年红色学府的政治优势,榆林市委市政府真心实意大力支持的地方优势,陕甘宁蒙晋交界区对高质量大学教育的区位需求优势,国家支持革命老区和中西部地区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优势,陕北人民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品格优势,追赶超越机制催生内生动力的自我发展优势),加速追赶超越,以苦干实干的奋斗姿态干出新业绩、开创新局面,学校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取得了六大成效,实现了多个历史性突破,办学水平、综合实力和社会声誉显著提升,标注出百年红色学府独特的历史坐标。

【追赶超越】榆林学院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371  较去年晋升77位  省内排名18位

发扬一种精神,人才培养焕发新气象。一代代榆林学院人依靠奋斗精神在百年征程中栉风沐雨、勇毅前行。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红色校史“金矿”,赓续红色基因,弘扬“奋斗”大学精神,唱好新生入学教育“三步曲”,创造性特色化推进“五乐”育人工程,打造一流本科教育“榆林学院品牌”。构建“科学研究、能力提升、人格养成、红色基因传承”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十大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打造高水平红色校史舞台剧《播火者》和话剧《李子洲在1929》,成功入选教育部2022年“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次荣获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省级及以上本科教学项目及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获批数量由2021年34项增加至2023年51项,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明显。获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学院,协同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年各类招生位次提升幅度位居全省第一。获批省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2023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较2020年提高了近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2022年获铜奖2项,2023年获铜奖3项,实现历史性突破。圆满完成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被评为“陕西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单位”。

紧盯一个目标,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学校把“有特色”“高质量”作为建设特色鲜明一流应用型大学的两个决定性条件,围绕学科专业构建核心特色。树牢学科建设龙头地位,以申请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为引擎,推动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瞄准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区域资源优势、产业发展特点,动态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做“强”能源化工类专业群,做“特”生态农业专业群,做“优”人文与社会科学专业群,逐步构建与地方产业结构高度契合的特色学科专业体系,形成彰显区域特色、突出应用型特征的人才培养比较优势。2021年成功获批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点从2个增加到9个,专业从3个增加到18个。2023年已完成林学、翻译等10个硕士点的申报工作,力争新获批硕士点7个左右。构建根植于地方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潜力学科分层分类建设体系,实施攀登计划、提升计划和发展计划,组建学科团队,鼓励教师参与博士研究生的联合指导培养,大力推进学科内涵发展,“三文”“三黄”“三化”应用型办学特色日益凸显。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增长,在校生数达到453人,研究生已经成为学校科研创新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目前已有2届研究生96人顺利毕业,其中10%考取了博士研究生,70%以上在榆林本地就业,就业率高达90%以上。

实施一个战略,人才引育取得新成效。学校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力推进新时代人才队伍建设。牢牢把握“人才第一资源”,深化人才强校战略,强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榆溪学者”人才发展支持计划、后备青年教师培育计划、博士学位教师倍增计划等4项工程,着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1.8亿元引进博士及高层次人才169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教师130人,从2020年136名博士增长至2023年305名,博士占比高达34.04%。人才增速强劲,高雄厚校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近三年新晋本土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14人;4人入选省级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首席科学家;6人入选陕西省特支计划人才项目,16人入选省级科技人才,4人入选教育厅青年领军人才;1人被评为陕西省“最美教师”。重视荣誉体系建设对激励全校教职工干事创业重要的推动作用,表彰“榆溪学者”17名,选出“最美榆苑人”2名、“四有好老师”20名。选派优秀教师到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研究和挂职锻炼,利用假期拉开大培训、大学习、大提升,着力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赋能全体教师专业化成长。

建立一个机制,事业发展迸发新活力。三年追赶超越生动实践充分证明,在竞争中成长的追赶超越新机制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是广大教师成长成才的平台,是党员干部能力提升的试金石,这一激励机制已在学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学校以绩效改革为突破口,坚持重实绩、重贡献导向,拿出绩效工资总量的30%用于对追赶超越专项任务的奖励,配套职称评审办法等,打破“大锅饭”,让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教职工名利双收,极大激发了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的动力活力。以“三晒三看”“跑三”作为追赶超越抓手,年初晒思路看水平,中期晒速度看担当,年终晒成效看能力,催生广大教职工内生动力;加速加深跑政府、跑企业、跑校友,跑出深度合作、跑出优质项目、跑出高质量成果,助催广大教职工走出象牙塔服务大社会。建设追赶超越管理信息系统,实时展现每个人的业绩,让“竞争成长、业绩为王”机制内化为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开展追赶超越大讨论、大反思、大提升活动,总结经验,提振信心,发现问题,出台新政策,完善新机制,构建新生态,聚力实现五个转变,提质升级,打造追赶超越新机制2.0版。三年来追赶超越生动实践,各项工作硕果累累,在诸多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广大教职工的自信心和获得感显著提升,极大激发了学校改革创新动力和发展合力。

确立一个定位,社会服务展现新作为。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学校坚持“扎根榆林、研究榆林、服务榆林、贡献榆林”,以高度契合地方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在榆央企省企、广度联合省内外高水平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发展路径,积极对接国家战略,主动融入区域高质量发展大局,深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一手拉紧政府,一手拉好企业,靠态度、靠能力、靠贡献获得认可和支持。近三年,共承担科研项目238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6项、国家社科基金3项、国家艺术基金1项、教育部项目2项,科研项目经费总额为5.22亿元,从2020年0.59亿元、到2021年突破1.5亿元、再到2023年突破2亿元,实现科研项目经费连续三年突破增长,创学校历史新高。省级以上科研平台不断涌现,从2020年8个增加至2023年24个。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项数量剧增,三年共荣获42项,其中国家级奖1项,省级一等奖6项。积极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加速推进科技成果在秦创原落地转化,多项成果入选秦创原科技成果展,13人入选省市级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榆林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榆林学院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省级大学科技园;8个科技小院入选国家三部委以及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支持建设名单;成立乡村振兴学院、新能源学院、陕北民歌学院,主动服务地方需求。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