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算什么?我要给中国造个核武器!

   日期:2024-12-06     作者:3ijyn       评论:0    移动:http://ljhr2012.riyuangf.com/mobile/news/6328.html
核心提示:诺贝尔奖算什么?我要给中国造个核武器!诺贝尔奖​​他两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甚至还有一次眼看要获得诺贝尔奖,他居然消失了
诺贝尔奖算什么?我要给中国造个核武器! 诺贝尔奖

​​他两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甚至还有一次

眼看要获得诺贝尔奖,

他居然消失了。

 

与此同时,

中国西北荒凉的戈壁滩上

出现了一个叫“王京”的人,

硬生生地托举起

一个国家的核大国地位!

让中国挺直了腰杆子!

 

由于保守国家机密的需要,

他的名字被隐藏了几十年,

直到今天许多人仍对他知之甚少

他就是,

“中国核弹之父”——王淦昌!

 

1998年12月10日,

王淦昌病逝,享年91岁。

今天,从西北边陲到东南都会,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共同致敬老一辈科学家

缅怀共和国功臣!

在王淦昌的记忆里,童年是灰色的。他生于兵荒马乱的晚清时代,4岁时,当郎中的父亲就去世了,13岁那年,母亲又撒手人寰。

 

父母双亡、孤苦伶仃的他,受尽了别人的欺凌,他挣扎着成长,靠放羊养活了自己。幸运的是,他还有一个鼓励他的外婆,对他说:“中国不缺放羊娃,但是缺少有学问的人。”

 

经过艰苦的努力,聪慧过人的他,考到了清华大学。

 

18岁的王淦昌满腔热血,到处参加抗日游行。一次,他到英租界发传单,不幸被印度巡捕抓住,他用流利的英语质问对方:“你的祖国已沦为帝国主义殖民地,我还在为祖国的命运拼搏,你却为侵略者效劳,若此事发生在你的国土上,你能抓自己的兄弟同胞吗?”印度巡捕的良知被唤醒,最后悄悄把他给放了。

 

1926年,日本联合英美等八国,向中国政府提出最后通牒。于是5000多名学生跑到天安门集会抗议,要求拒绝八国通牒。未料,军警竟朝学生开枪,当场打死四十七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一八”惨案!

 

而那天王淦昌也在场,他亲眼目睹了惨剧的发生: “身边的同学倒下,血溅我的衣服……”

 

当晚,他来到叶企孙老师家,向老师述说自己的气愤和痛心。没想到老师比他还激动,泪流满面地责问他:“谁叫你们去的?你们明白自己的使命吗?只有科学才能拯救我们的民族!”

 

自此以后,他将科学视为毕生追求,他说:“我深深感到老师的话绝对正确,从那时起,就下决心走科学救国的道路。”

 

1930年,王淦昌考为公费留学生,到德国柏林大学深造,从师于著名核物理学家迈特纳,成为这位杰出女科学家唯一的中国学生。这位导师不简单,她是原子弹之母,被爱因斯坦称为比居里夫人还有才华的女科学家。可就是这位科学家,令王淦昌痛失诺贝尔奖!

​​

当时,王淦昌向他的老师迈特纳提出,用云雾室对一种贯穿射线进行实验。迈特纳是享有盛誉的核物理学家,这一次却低估了中国小伙子的创造力,她两次拒绝了王淦昌的申请。

 

之后,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采用了王淦昌提出的实验手段,发现了中子,从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虽遗憾错过诺贝尔奖,但王淦昌没有气馁,继续前行。

 

1933年12月,王淦昌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但那时法西斯的阴云笼罩着德国,科学也面临着愚昧和狂妄的威胁。希特勒开始推行灭绝人性的法西斯专政,许多犹太人科学家惨遭迫害。王淦昌的导师迈特纳也未能幸免,被剥夺了教书的权利。

 

在法西斯专政的恐怖气氛中,一个只身在异国他乡的热血青年,无时不在想念和关心着远隔重洋的祖国。他几乎天天去看报纸,关注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三省后时局的变化。

 

祖国的危难,异国的恐怖气氛,导师的遭遇,使他痛恨强权与侵略。

 

为什么列强总是欺负弱国?拿什么才能更好地报效国家?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王淦昌苦苦地思考着。

 

取得博士学位不久,王淦昌毅然决定回国。当时,有人挽留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中国很落后,根本没有你所需要从事科学研究的条件,何必回去呢?”

 

王淦昌却响亮地回答:“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现在,我的祖国正在遭受苦难,我要回到祖国去为她服务!”铿锵的誓言,抒发了这位爱国学子的博大胸怀。

​​

抱着振兴华夏、报效祖国的信念,1934年初春,王淦昌从海上乘船回国。归国后,年仅27岁的王淦昌,先后在山东大学、浙江大学任教,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为“娃娃教授”。

 

归国前,迈特纳送给了他1克镭,镭极其珍贵,当时全亚洲也仅此1克。可就在他准备继续研究大干一场时,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了!

 

为躲避战乱,浙大不断搬迁,可当时的中国哪有安全之地,搬到哪,日军就炸到哪。

 

每次空袭,别人都是先保护金银细软,而他却不顾辐射,抱着装镭的小铅盒,拼命地往防空洞跑,那是他做试验的命根子。

 

当时教授的工资比一般人高,可令学生们奇怪的是,王淦昌常常吃不饱饭,下课还要放羊赚钱。直到后来,学生们才知道他贫穷的真相——原来他把钱全都捐了。他甚至把妻子的陪嫁首饰也捐了,只为帮助中国军队买枪炮抗日,他还常常不顾危险走上街道,高喊抗击日寇的口号。

 

那时的社会状况实在太混乱,他迟迟没有条件做实验,既然不能亲自做实验,那他干脆将自己的理论整理发表。1942年,他在美国《物理评论》上发表了关于发现中微子的建议和方法的两篇论文,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

 

后来,美国物理学家艾伦根据王淦昌的方法确认了中微子的存在,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而听闻消息,王淦昌只是平静地感叹:“这本来就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只是当年中国正被日本侵略,我的生活颠沛流离,不具备实验和研究的条件。”

 

就这样,他第二次错过了诺贝尔奖!

 

终于盼到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盼到了新中国成立。终于到了和平年代,王淦昌终于可以施展手脚了。1956年,他作为中国代表,到苏联原子核研究所任副所长。

 

4年后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世界第一个反西格马负超子。这个发现,填补了微观世界体系的空白,全世界的物理学者们都说,王淦昌获得诺贝尔奖只是个时间问题

 

可一封来自国内的绝密电报,却让王淦昌一夜之间消失了

 

1960年,我国核试验刚刚起步,苏联就撤走了全部在华专家,单方面撕毁200多项合同,留下了一大批半截子工程。一位苏联专家在临走前,留下一句话:“没关系,我们走了,你们有王淦昌。

 

1961年4月3日,王淦昌接到了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纸通知:刘杰部长约他即刻见面。在办公室,刘杰与钱三强一同会见了王淦昌,并向他传达了中央的重要决定:希望他参加中国核武器研究,并要他放弃自己的研究方向,改做他不熟悉但是国家迫切需要的应用性研究,最后问他是否愿意改名。

 

王淦昌毫无迟疑,当即写下了“王京”两个字,并掷地有声地说:“我愿以身许国。”

 

从此,这位天才科学家音讯全无,沙漠里却多了一支神秘的部队,其中有个人叫王京。

 

王京,正是世界物理界寻找的王淦昌!

 

他在沙漠里的任务是: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研制原子弹就意味着:要隐姓埋名、断绝跟外界的一切联系,不能在学术界抛头露面,不能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科学问题,不能告诉亲朋好友,甚至连自己的妻子孩子都不能说,他还不得不放弃近在咫尺的诺贝尔奖!

 

可王淦昌依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条路!

 

他抗住高原、沙漠的艰苦,每次实验都亲力亲为,常常不顾身体劳累而工作到深夜。实在忍不住太想念亲人了,他就通过写信来倾泻相思之苦。

 

当孩子问妈妈:“爸爸去哪里了?”他的妻子苦笑着回答:“爸爸在信箱里。”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他的带领下,工作进展很快,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问他:“你的那个东西什么时候响?”

 

他充满信心地回答:“还有一年。”

 

陈毅听完哈哈大笑:“你的这个东西响了,我这个外交部长以后腰杆子也就硬了。”

 

正如他所说,果然在一年后,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巨大的火球让全世界震惊:直到这一刻,中国人才算是真真正正地站起来了!

 

他没有停下脚步,又继续研究起氢弹。不久后,中国第一颗氢弹也爆炸成功!

 

从原子弹发展到氢弹,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7个月、美国用了7年4个月、法国用了8年6个月、而中国仅仅用了2年零8个月!

 

大家都激动得泪流满面,称呼他为“核弹先驱”,可他却摆摆手,平实地说:“这是成千上万科技人员、工人、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其中的一员。”

​​

王淦昌隐瞒真名17年,从来没有过怨言。直到一年除夕夜,那天,他和邓稼先在帐篷里喝酒,邓稼先哽咽着说:“叫了王京同志几十年,今天,叫一次王淦昌同志吧!”两个人抱在一起,痛哭不止……

 

1997年的一天傍晚,他边散步边思索着还没攻克的难题,却没想到,一个骑自行车的年轻人撞倒了他,然后就逃之夭夭,连一句对不起都没有留下。

 

之后王淦昌被送到医院,右腿股骨胫被撞碎。之后,他的身体越来越差。晚年的王淦昌,身体已经虚弱到极点,连话都说不出口,但他还是强撑着睁开眼睛,用经常用的手势一再拜托同事们,拜托他们代替他,将强国事业进行下去,拜托他们让中国不再受人欺凌。

 

他还想为祖国做更多更多,可死神却不肯再给他时间。

 

1998年12月10日,王淦昌恋恋不舍地闭上双眼,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1999年9月18日,“两弹一星”表彰大会隆重召开,国家为他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王淦昌的名字被世人所知,他终于得到了应得的荣誉。

时光荏苒,物是人非

王淦昌已经离开我们22年

可他半个世纪前掷地有声的那句话

依然豪情万丈,气壮山河:

“我愿以身许国!”

 

很多人也许没听说过这位老人的名字,

更不知道,这位不知名的老人

曾站在诺贝尔奖的门口

只需再稍稍往前走一步

就能捧回全世界科学家都梦寐以求

并为之奋斗一生的荣誉

可他却突然停下

转身,消失,默默地把一生都献给了祖国!

 

这是怎样赤诚的爱国心,

让他甘愿隐姓埋名,

让他甘愿不计得失,

让他甘愿用最灿烂的年华,

托举起中国的核大国地位!

 

22年来,王淦昌并未走远,

他的精神,他的事业,

仍然护佑着我们。

今天,让我们说一声:

淦昌先生,您辛苦了,谢谢!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