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运输  机动  汽车  公司  废旧  机动车  成都市  摩托车  交通运输  供应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吉林国企加速跑

   日期:2024-06-14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ljhr2012.riyuangf.com/mobile/news/20496.html
核心提示:  中国“两大乳企”伊利、蒙牛近日公布2023年财报,成绩亮眼。数据显示,伊利2023年营业总收入1261.79亿元、归母净利润104.29

  中国“两大乳企”伊利、蒙牛近日公布2023年财报,成绩亮眼。数据显示,伊利2023年营业总收入1261.79亿元、归母净利润104.29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31年稳健增长;蒙牛实现全年收入986.2亿元,同比增长6.5%,经营利润为61.7亿元,同比增长13.8%,经营利润率持续同比提升40个基点至6.3%,以高质量增长继续领跑行业。

  除了培育出世界排名第5的伊利、排名第8的蒙牛,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乳业链上市企业达到11家,2023年乳业全产业链营收2560亿元。当前,呼和浩特市把乳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头号产业”,构建起“从一棵草到一杯奶、一块酪”的全产业链,同时着力破解制约乳业发展的“草源”“牛源”“奶源”问题,由“中国乳都”向“世界乳都”冲刺。

  全链条进行创新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从种植、育种、养殖、生产等环节发力,乳业全产业链刮起创新之风。

  在种植端,草业被称为“乳业第一车间”。敕勒川生态绿廊生机勃勃,这里的近万亩紫花苜蓿草已完成今年的第一茬收割。“它们不仅是奶牛的优质口粮,还有着强大的固碳能力。”伊利集团副总裁韩飞说,伊利还通过提高奶牛饲料转化率,在保障奶牛营养需求的同时,降低奶牛的甲烷排放,做到从源头减碳。

  呼和浩特市农牧局局长高涵介绍,随着呼和浩特市全面实施饲草研究与优质饲草种植技术攻关,开展优质苜蓿、青贮、本地化粗饲料等应用推广,目前全市已建成145万亩饲草料基地,牧草综合自给率达到80%。

  在育种端,实现奶牛种源自强。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发挥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服务、良种奶牛等方面的优势,持续开展家畜繁育生物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目前,当地已建成2个国家级奶牛核心育种场、1个种公牛站、16个奶牛扩繁场,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性控冻精生产基地。

  在养殖和生产端,以前由于缺乏前沿技术,对奶牛的管理仅凭饲养员的双腿和双眼,养殖场效能低、利润薄。如今,依托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智能化、数字化设备已在呼和浩特市各大乳企得到应用,为奶牛打造了舒适、安全、健康的养殖环境,提升了生鲜乳品质和单产水平。

  伊利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里,1.2万头奶牛住上了“大别墅”。成群的奶牛借助饲喂机器品尝营养午餐,水足饭饱后头枕水袋躺在床垫上休憩。在蜂蜜香气的吸引下,一头头奶牛走向无人挤奶机,在那里机械臂灵敏地进行消毒、套杯、挤奶,新鲜牛奶源源不断生产出来。“目前,呼和浩特市已建成规模化奶牛牧场143个,奶产量突破200万吨,生鲜乳主要质量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高涵说。

  在蒙牛,公司为消费者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乳制品,自主研发的母乳低聚糖(HMO)通过国家审批,成为首批获批企业中唯一的中国本土企业,突破奶粉行业原料“卡脖子”问题,奠定营养前沿的先发优势。

  多年来,呼和浩特市着力引进设备制造、包装耗材、冷链物流等企业,并且不断强化产业链与农牧民、上游合作伙伴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国内市场稳扎稳打的同时,一些乳企加快“出海”步伐。2023年,蒙牛冰淇淋业务在东南亚市场势如破竹,旗下艾雪保持强劲增长,利润率大幅提升,位居印尼市场份额第一,并正式进入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市场,深受当地消费者喜爱。

cription="编辑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name="本地文件" />

图为呼和浩特市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中的液态奶生产线。 牛天甲 摄

  追求关键科技突破

  现代化乳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驱动。当前,呼和浩特市形成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研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模式。其中,以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为代表的创新平台,持续开展技术攻关,着力解决乳业“卡脖子”问题。

  在位于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的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科研人员身穿白大褂,操作着精密仪器,潜心钻研乳业课题。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目前是内蒙古唯一的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2022年获批以来,建设了集聚10余名院士和超过5000人的全产业链创新队伍,围绕奶牛育种等内容,累计研发出98项技术成果。“其中,高产奶牛性别控制胚胎生产技术的更新迭代,使得胚胎牛达到年单产14吨牛奶,提高50%。”韩飞说。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只是一个缩影。据高涵介绍,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加强科研与新技术研发,继续开展技术攻关,着力解决乳业发展关键技术问题。

  追求关键科技突破,体现在“种好草”“育好种”“养好牛”“产好奶”等乳业各环节。拿“产好奶”环节来说,伊利基于深厚的技术积累,通过全球首创的乳铁蛋白定向提取保护技术,将常温纯牛奶乳铁蛋白保留率由10%提高到超过90%,率先打破关键技术壁垒,极大地提升了中国食品科技的全球话语权;首次攻克益生菌在常温环境下失活的技术壁垒,开辟酸奶健康消费新场景。

  2023年8月5日,在世界奶业大会上,呼和浩特市被国际食品科学技术联盟正式授予“世界乳业科技之都”称号。这一荣誉证明呼和浩特市乳业的“科技”分量在不断加码。

  向数智化要增长

  在呼和浩特市,牛奶生产效率之高以秒计算。“每秒钟生产11包牛奶,每小时生产4万包牛奶,是全球灌装速度最快、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最高的生产线……”在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园,讲解员的介绍令游客惊叹。

  降低成本,全面提升效率与质量,实现更大商业价值,为产业发展赋予更多可能……呼和浩特市以数智化为抓手,以长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打通乳业上中下游一盘棋,培育和形成集绿色、智慧于一身的乳业新质生产力。

  韩飞拿伊利举例,在合作牧场,伊利推广并免费提供伊利智慧牧场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奶牛活动量、产奶量、睡眠情况等数据在数字终端一目了然;在生产管理端,伊利强化数据驱动决策,以终端订单数据反向精准指导生产管理;在消费终端,数智化正在指导公司优化产品布局,同时也在带动营销模式的变革,提升消费体验。推动全产业链数智化转型以来,公司全链条运营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其中,端到端的产品创新周期缩短20%,间接采购效率提升40%。

  数智化不只是技术的变革,更是思维方式、组织结构、业务模式等全方位的转变。2023年,蒙牛打造的全球乳业首座全数智化工厂在宁夏投产,实现全球最高年度人效比,即100人创造100万吨年产量、100亿元年产值。“蒙牛还发布全球首个营养健康领域模型MENGNIU.GPT,打造数智化营养健康管理平台‘WOW健康+’,通过AI营养师为家庭提供个性化、长周期、多成员的陪伴型健康服务。”蒙牛集团副董事长卢敏放说。

  船至中流风浪劲。在呼和浩特市乳业全产业链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当下,乳企拼量拼速更拼质,以时不我待的气势参与世界竞争。蒙牛喊出“成为中国消费者首选的乳制品品牌和建设世界一流的民族乳企”奋斗目标,伊利也锚定“全球乳业第一”目标冲刺,呼和浩特市乳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动能。

  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市长贺海东说,打造“世界乳都”,实现奶业振兴,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呼和浩特市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创新力度,积极主动走出去对接、请进来洽谈,敞开胸怀欢迎产业链上下游各类企业前来投资兴业。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心贴心做好服务保障,与企业携手并肩,为振兴中国奶业贡献“乳都”力量。

本文地址:http://ljhr2012.riyuangf.com/news/20496.html    迅易阁 http://ljhr2012.riyuangf.com/ , 查看更多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新闻列表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