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Note-taking - 流程篇 II

   日期:2024-12-25    作者:2cs1y 移动:http://ljhr2012.riyuangf.com/mobile/quote/18524.html

上一篇 关于整理 已经把整理的前提条件跟目标大致写了一下。这篇会写下我自己生活与知识管理的主要流程 Workflow 与架构 Structure(不是项目管理!不是时间管理!)
这篇原本紧接着 关于 Note-taking - 工具篇 写了第一版草稿,但实在觉得自己把流程跟内容混淆了,并且还有很多正在调整的部分,千辛万苦经过了近一个月的调适,终于“接近”我现实运作的方法了。
整篇致敬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这本书。不敢班门弄斧,期望有大神看到时可以多交流。

在继续后面的笔记流程探讨前,想先厘清两个点:

  1. 做笔记 vs. 时间或任务管理,这两者不同
  2. 项目 Close-ended (project) vs. 探索 Open-ended (exploration) ,这两者不同

在生活中需要做笔记的场景其实很多,我大致分为三种:

A. 工作中各式各样的笔记
自己的会议随笔、隔壁的同事提了两个需求、刚刚看到有用户在论坛上写了我的产品哪里有问题、待思考的事情,这些想法都会进入我们工作中,在我们所做所为各个阶段发挥作用;这里也不仅止于工作中,当然还有各种项目,会“告一段落”的项目,最后是可以直接归档的。

B. 任务清单(To-do list)
其实我实在是不想称这为笔记,我认为它的本质是信息进入系统中后的时间管理,所以更好的方式是把任务直接分配给某个时段(做、不做、什么时候做;嗯~一个一个划掉任务的感觉实在是很棒)。需要提到的是,有时候笔记是跟任务有关的,比如为了写作这个文档,可能有 A 会议提供的小结,有 B 研究提供的用户反馈,有 C 业务方说到的某些事情。但这些笔记都是可以“用后即删”的笔记,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价值,因为价值最终会反映到文档里面。
附:我目前觉得时间管理跟知识系统之间的关联是落在日记的覆盘与沉淀中。

废话了这么多,接下来进入正题。

我认为自己的生活与思考是一个这样的过程:

从每日想到/学到的东西 Inbox ,到能产出有自己洞察或观点的东西 Insight ,再到能为世界带来影响的东西 Impact。

Impact 看似大,但其实比如像我自己分享在这里,希望也是一种影响。为什么要分享,这个未来我会再写一篇来讨论,这篇会聚焦在 Inbox & Insight 两个部分

Inbox > Insight > Impact

A. 内部来源:Daily Log 每日记录与思考

  • 这里记录的是当日所有想的东西、做的事情、有点类似日记,但除了旅游我尽量不记流水帐。主要是为了当日可以好好的复盘与沉淀、记下所有碎片性的东西,覆盖生活与工作两大场景,因此工作的价值就会在这里回到我们的系统中。在做的事情中,我也会 Link 到当天读书的那篇阅读笔记(Reference Note,见第二点),有时候可以查看这天做了什么,以至于有这种想法。在做这部分的时候,可以问自己一些问题:
    • 我思考了什么、做了什么?OKR 执行的如何(是的这里就把 OKR 连起来了)?
    • 我学习到了什么?进步了?哪些可以有别的更好的方式来处理?
  • 当遇到觉得有价值的事情的时候,如果觉得有必要开启一个笔记专门探讨这件事,Backlink 连到那里,比如我一直想了解人类的逃避心理,就会特别开一篇笔记把自己想到、学到的事情连过来,然后慢慢完善它,直到它变成下面可以分享的 Insight,以此类推,直接开启一个下面 Insight 的入口。
  • Daily Log 好处是,我偶尔回到那天,可以了解我是在想什么的过程中看了这本书,我还想了些什么,补充一些来龙去脉。以前一天没记到就会觉得很懊恼,最近开始不逼自己了,佛系后反而开始每天都有记录,并且记录变成一件很有趣的事,过去的自己经常令现在的自己惊喜(Enjoyable 与 Nutritious 的过程)。
  • WHY - 主要目的: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能有相对应的产出。
  • WHAT - 输入什么:从内外部来源笔记中,整理出自己要说的话,以写作的方式输出(其实还烦恼如何练习表达)。整理出来的东西也可以分成以下两种东西:

A. 心理与思维模式写作 Writing for mental training
这全部的输入至输出,是在综合锻炼我整个心智的发展,包含四个部分(思考、学习、观察、表达),写作成为我获得内外部回馈的重要方式之一。
这时重要的部分是,把每日记录与学习到的东西,很好的整理到一个专门的笔记页上,这通常会是我真的想探讨的那个主题,比如我上面提到的逃避心理,这时主题 Tag 可以帮助我看看所有我想过关于这件事的内容,而 Backlink 可以帮助我连结到原本的笔记、回看当天的纪录、学习,这些结合在一起,很好的补充了脉络与出处(这时就知道 Roam Research Backlink 的重要性了)。

B. 生活类型分享 Life Sharing
比如我对咖啡真的是有执迷不悟的热情(这样形容好吗哈哈),所以我也会写写咖啡笔记,在小红书上分享。这类型对我来说比较无需锻炼,但是也是我很想记录的人生重要点滴,长久下来这些也是很可观的累积(比如说看过的电影、去过的咖啡厅、住过的 Hostel),回顾时挺吓人的。

  • 来源是什么(书、文章、课程、视频等),可纳入第二点索引
  • 主要相关领域(或想要想起来的场景,至多 2-3 个,太多也无益,例如)
  • 跟我 OKR 的关联产出(笔记类型、状态、时间)

设立原则很重要 Principles
为了管理 Tag,我自己订了一套非常简单的原则:1) 流程 Tag 都要前缀”.” 2) 所有领域 Tag 都用英文名词(禁止形容词) 3) 要用尽可能最简单的表述方式,以防止未来的混淆,也增加管理的方便简易性,让整个系统不要复杂化,这对于我们在判断相关时有显著的帮助,而且整理时颗粒度大小相似会更方便。

在 Inbox 的过程需要大量做判断,有时候陷入一个误区是,我什么都记,辨别相关性与重要性大概是一生的课题(还有颗粒度大小记得选得差不多,一次一件事)。
之前跟男友有关于这部分的讨论,他说他觉得想不起来的东西代表对自己没有用,不然就会记得了(不知道有没有误解他的意思),我持部份反对意见,我认为有时是埋在比较深的记忆里,你暂时没办法用简单联想想起这件事情,但笔记可以帮你做到。
结果在阅读中发现阿德勒对于这件事的看法,也是很有意思的。大概意思是:想得起、想不起或许根本没有意义,因为两者情况下,如果你无法做出这些记忆跟现状(我想也可以理解为场景)的关联,那就没有意义。
这我想也是为什么在把东西放入 Inbox 时,我们要这么重视:1) 它跟我在思考的部分究竟有什么关系、2) 我要如何想起这件事。难阿~高中大学时很会读书的我、如此会辨别教科书重点的我,毕业后却一直觉得人生要学、学不完的事情太多了。每件事好像在不同的场景或时机下,都会有好多种解释或用途。
然后我就想到,或许这就是功利性学习的目的——你知道为什么学、学习的目标,于是可以更容易地执行与达到,学以致用。

  • 每个笔记以及他相应的文内可能会有好多个 Tag(包括上面两种)。我一开始时常把自己希望锻炼的能力与这本书实际上在说什么相互混淆(尤其是看个人成长相关的书籍时),再次梳理了 OKR 后,理解到 Outcome 产出结果 是最重要的,锻炼的过程已经有这整个系统帮助我完成了,因此也重新调整了自己的 Tagging 习惯。
  • 标签还有第二个坑:标签来得太容易自然,于是不小心做了很多无意义的标签。比如说,OKR 相关笔记大约每两三个月 review 一次,另外还有几个我希望两三个月一起 review 的笔记,我竟然给了三四个不同的标签,导致新增笔记时一直想着到底连哪个标签好。实际上全部统整到一个标签就好了,一个标签、两三个月 review 一次,越简单越顺畅。
  • 从大四开始就跟朋友一起用 Letterboxd App 来记看过的电影,就继续保留到现在(虽然大一到大四的笔记里面一年还是有一篇“看过的电影”),即便很强迫症,但没特别花精力搬运。再像是看到好的文章,除非真的觉得好喜欢或是好怕某天这个链结失效,才会复制贴上到 Bear 里,不然全部我都是储存在 Pocket 里面——是的,我的 Pocket 不做“稍后阅读”用,而作为收藏链结用,我习惯当天就看完(不得已第二天基本也会看完,然后迅速操作,不要拖延),没用的关分页,喜欢的收藏。另外偏生活的资讯,跟知识完全无关的,比如朋友家里地址(寄明信片用)、我家的 WiFi 密码,一直以来都是直接记在 Apple Notes 里面,就没有搬运到 Bear 了(或许哪天会想到好方法搬运)。
  • 说起储存,其实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存,比如照片、写过的报告、文档等等,这些从高中起我就用硬盘(硬碟)保存,至今存到第二颗,然后有些特别重要的上传 G Drive 备份。里面还有存一些真的很不错的书籍、文章,放在一个被我名为 Library 的资料夹中。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