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声浩荡
胡晓斌
一
是的,是羌声。
尽管是第一次听到,我一下子就认定了——自然而自信。
苍凉而厚重,质朴而热烈,旋律浩浩荡荡,和墨色沉沉的夜空,执著地钻入心房。
羌声浩荡着从日夜奔流的岷江涛声里升起,从连绵起伏的巍巍高山中穿越,在安静的大禹山庄,在篝火烈焰上、在欢快舞蹈旁、在咂酒醇香中飘荡。
火苗越来越低,散成满天繁星,羌声却越来越凝重,激越出低沉的背景。
场景似乎已经转换,夏末的酷热已消散。
羌管悠悠霜满地。
这就是此行目的地——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与我生活的城市遥距1000多公里。来到羌族同胞的聚居地,当然非常想见识下儿时从唐诗里熟悉的羌笛,听一听羌声。
一曲终了,得以仔细端详羌族汉子手中的乐器——羌笛。
二
不过是普通的竹笛。
然而与常见的竹笛又不一样。它是双管并排用线缠绕联结,管口直径2厘米左右,笛管上端装有4厘米长的竹制吹嘴。
制作时就地取材,用的是当地高山上生长的油竹。这种高山竹的特点是竹节长、管身细。羌笛演奏者告诉我们,羌笛主要用于独奏,主要是传达羌族人的思念、向往之情。
羌笛的演奏技巧也非常复杂,最主要的就是演奏中需采用“鼓腮换气法”不间断地吹奏。在鼓腮换气的时候,将空气吸入口腔两边,准备好后便可循环换气,吹完一首曲子往往需要数分钟,这对肺活量绝对是不小的挑战。
羌笛的历史已逾2000年,由于羌族没有文字,羌笛这种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就当仁不让地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2006年,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让羌笛深深地刻进记忆。
然而,诗中的玉门关在甘肃,据此推断,这应该是西北的羌声,羌声起处是大漠,是从黄河滚滚的吼声中传来:荒凉、凄清,饱含戍边将士们对南方故土的思念。
今天我们是在长江的上游,羌笛声起,伴随着浩荡的江水和绵延起伏的群山。羌笛声更多的是清脆、热烈,引发我们对自然的感受和久远历史的追忆。
四
其实,羌笛一开始不是如今的样子。
《元史·礼乐志五》中记载:“羌笛,制如笛而长,三孔。”而现在的羌笛一般有着五孔或六孔。孔数的增加是因为需要表达越来越丰富的情感。
羌笛的变化过程,在相关资料上可以看到清晰的脉络。
最初,羌笛是用鸟或羊腿骨制成,既是吹奏的乐器,又是策马的马鞭,羌笛又叫“吹鞭”,或者干脆就叫“马鞭”。在西汉以前,羌笛只有四个音孔,到了东汉末年,学者京房在后面加了一个最高音的音孔,才有了五个音孔。
后汉马融在《长笛赋》中对羌笛形式的变化有这样的记述:“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之当鞭便易持。易京君明识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出后,是谓商声五音毕。”
从此后,宫商角徵羽,羌笛五音已全,来自偏远地区的羌笛与中原音律完全接轨。
不过此时的羌笛还是更多与边塞、将士们在一起。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描述了这样的场景:“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今天在岷江上游见到的羌笛,已进化成一种六音阶的双管竖笛。
五
通过抢救性保护以及传承人的努力,羌笛逐渐焕发新的生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学习和传承这一古老的乐器。
临别时,我们获赠了一个羌笛外形的U盘,里面收录了经过配乐、改编的10首羌族文化音乐,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让羌族文化和羌笛走得更远。
悠悠羌笛声 从天边传来
是那么动听 是那样自在
白白的云朵 也从远处飘来
唤醒了女孩 曾经的笑脸
这不是徘徊 也不是等待
是那优美的旋律 在月光下弥漫
……
羌笛起处,山河壮丽、自然和谐、人间美好。
来源:合肥日报
新闻热线│0837—6229999
抖音号 │Chinawenchuan
微博│微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