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
“枫桥经验”60周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
“枫桥经验”20周年
省法院公众号开设
新时代“枫桥经验”专栏
全方位展示吉林法院
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中的
新举措、新经验、新成效
近年来,蛟河市人民法院新站法庭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原则,主动融入辖区党委政府领导的诉源治理大格局,瞄准“无讼”村创建目标,大力推进“无讼”村建设,构建调解优先、诉讼断后的工作模式,促进矛盾纠纷由“化讼止争”向“无讼无争”转变。
今年3月份,在辖区党委的主导下,辖区法庭、派出所、司法所联合召开了“无讼村屯”创建工作推进会,研究分析了辖区矛盾纠纷的主要类型及成因,明确了“无讼村屯”创建的目标,建立了立案前端源头化解、协调联动机制。
理念一新天地宽,在“无讼村屯”创建工作推进会精神的指导下,新站法庭通过派出所的一村一辅警对矛盾纠纷进行源头化解;借助司法所设立的调解网络,开展诉前案件分流和诉中委托调解;利用人民调解平台,实地解决人民办事远的难题。构建多方联动,积极构建调解优先、诉讼断后的工作模式。
通过对各村屯诉讼数据分析和管控,新站法庭分类施策,精准发力,探索出四类村屯解纷模式。
一是重点解决诉讼“总量大”问题。针对靠山村、珍珠村、基良村等村屯诉讼案件数量超过平均诉讼案件数量的情况。法庭采取调查为主,走访入户为辅的方式,深入村屯内部,找寻成讼原因。1-9月,法庭干警深入上述村屯走访排查41次,实地化解矛盾纠纷7件。同时加强巡回办案,从“关起门来审判”变“走近群众办案”,发挥“审理一件,教育一片”的重要意义。通过不断努力,16个行政村从曾经的矛盾多发村变成了少诉甚至是无讼村。
二是集中解决诉讼“增量快”问题。针对龙凤村、拉法街的向阳村、自强村、拉法村等6个村成讼量同比增多的情况。法庭不断加强与村书记、村调解员、村好乡贤的密切联系,在辖区所有行政村挂牌“法官说事点”,公开法官预约电话,群众可以随时预约法官上门调解,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司法服务。
三是加速推进诉讼“归零”进程。针对近三年诉讼量不多且平均的22个村屯,在保持当前良好事态的基础上,力争保持成讼率平稳下降。由于这类村屯群众配合度高,积极性易调动,所以重点从调动民众积极性,提升群众“无讼”意识入手,协同网格员积极开展普法,利用好时间节点,春秋两季重点宣传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方面应注意的法律问题,夏季宣传民间借贷、邻里纠纷等类型的法律规定,通过发放宣传单、在村委会广场张贴“无讼村(社区)”普法宣传页等方式,引导群众提升法律意识,引导群众选择“不伤面子、不伤和气、不花钱、少跑腿”的非诉讼方式解决矛盾纠纷,争取逐步扩大“无讼社区、无讼村屯”覆盖率。
四是巩固提升打造“无讼示范村”效果。对于辖区内已通过不懈努力达成无讼村的模范村屯,法庭主要采取表彰模范的政策,努力让辖区内村屯向其看齐。同时,也要注重无讼村屯的保持,从萌芽处觉察矛盾,做到“无讼村屯久保持”。在以上措施实施过程中建立微信工作群,负责日常工作衔接、沟通,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化解,有序构建“调解优先”格局。
紧密联系群众。通过设立了诉源治理工作站,接受辖区乡镇综治部门、司法所等进行法律方面的业务指导,促进工作人员法律知识水平不断提升。通过调处阵地前移,及时指导参与村级纠纷的调解工作,打好亲情牌、威信牌;聘请一些社区代表、乡好、村贤作为宣传员,积极引导群众选择诉前化解矛盾。
持续加强自身提升。将党建工作融入法庭各项工作中,通过实施党建引领工程、质效提升工程、品牌创建工程、固本强基工程,逐步探索出一条党建工作和审判业务同步加强、同步提升的有效路径。充分利用政治学习、业务培训、庭室会议等各种方式,使干警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业务水平,增强服务本领,在红色法治教育的浸润下,努力打造聚民力、解民忧、惠民生的红色“枫桥法庭”,为群众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法治服务。对涉及贫困户、及农民工工资等民生案件,尽量在诉前通过调解解决,调解成功后出具司法确认书,节省当事人的诉讼费用。在案件审理中依法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快立快审快结,提高诉讼效率,及时依法保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对诉讼能力弱的当事人,合理行使释明权,最大限度的保障其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