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今数智浪潮奔涌,为教育模式、教育形态重塑和创新发展带来新机遇。华东师范大学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核心,以“超学科、重思维、智能化”为策略,积极构建“少而精、博而通、超越单纯知识点传授,以思维训练为特色”的金字塔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深入推进“人类思维与学科史论”课程群、“经典阅读”课程群和模块课程群建设,衔接专业教育课程打造“数智认知-数智技能-数智伦理-数智实现”进阶式数智教育课程群,强化学生思维底基与AI素养,促进学生成长为引领未来、思维全面和创新发展的卓越人才。教务处微信公众号将持续推出通识课程教学案例,分享我校教师在通识教育教学实践、AI赋能教育教学的有益经验。
本期为大家介绍的《人工智能艺术应用》属于模块课程中的“实践、技术与创新”模块,由美术学院章文副教授开设。
01
课程理念
在新时代背景下,“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核心,突破传统经济增长路径,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推动经济与社会的深刻变革。这一生产力形态不仅加速了经济领域的转型升级,也深刻影响了文化艺术与教育领域,催生了将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的“新质创想力”。《人工智能艺术应用》以“新质创想力”为理念,围绕新质想象力、新质美学力、新质造物力和新质传承力四大模块,探索人工智能在图像、三维、声音和视频等多模态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02
教学特色
“原理理解—实践应用—思维创新”三步渐进式教学链
本课程通过“原理理解—实践应用—思维创新”的三步渐进式教学链,培养学生在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与应用中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在跨学科领域中的创作能力与思维水平。
原理理解阶段
课程系统讲授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的核心理论,帮助学生掌握AI生成艺术、风格迁移、深度学习等关键技术的原理,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通过深入解析理论基础,为学生后续实践和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实践应用阶段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深入学习AI工具的应用,如图像生成、风格探索、创意设计等。在此过程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艺术创作技能,逐步提升对AI技术的应用能力,并掌握将知识迁移到具体创作中的方法。
思维创新阶段
学生围绕传统文化、当代艺术、数字艺术等主题开展创作实践,通过跨学科合作探讨AI艺术的创新可能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激发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探索AI技术在艺术创作与展示中的创新应用,并提出兼具艺术创意与技术深度的作品解决方案。
03
教学模块
模块一:新质想象力
AI赋能创意生成和艺术鉴赏
模块二:新质美学力
AI赋能风格探索与审美创造
《View of the Bund in Shanghai》
模块三:新质造物力
AI赋能三维构造与3D打印
本模块深入探讨3D模型生成的前沿算法和技术,重点介绍通过神经场(Neural Radiance Fields,NeRF)等先进算法通过学习图像的多视角信息精确地重建三维空间结构,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通过这一算法,学生学习将平面设计转化为三维模型,并使用优化算法进一步调整模型,使其更符合创作需求。此外,学生将运用3D打印技术,将数字化三维模型转化为实体作品,体验从虚拟设计到物理创作的全过程。此过程不仅加深学生对现代三维构造技术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创作能力,推动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为未来的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创作提供新的方向和工具。
模块四:新质传承力
AI赋能文化传承与创新表达
本模块旨在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中华优秀文化资源相结合,引导学生探索科技如何助力文化传承与创新表达。通过学习传统艺术形式的数字化技术,学生掌握如何利用AI工具复原、改造和演绎传统文化元素,尤其是在书法、绘画等领域的应用。实践环节中,学生通过AI算法将唐诗的文字转化为文创书签,体验如何将古典文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此外,本模块还强调在数字化创作场景中,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艺术形式结合,帮助学生认识到文化传承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和机遇。通过多模态创作,学生在作品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并进一步提升跨学科的创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李煜的重光四季 AI诗词书签系列》
04
教学成果与成效
主讲教师章文副教授长期专注于数智艺术教育、艺术与科技融合、产品智能开发等领域,深耕艺术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基于本课程在内的教学实践主持《人工智能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研究》《新一代人机交互技术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智能教育背景下高校艺术素养评价体系研究》等多项教改课题。教改论文《“去工具化”:创意手绘教学中iPad与传统纸笔的比较研究》《新一代人机交互技术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从“设计力”到“创造力”:智能时代的创新设计思维教育模式研究》《知识图谱视角下艺术设计教育研究量化分析》等发表于《新美术》《艺术设计研究》等核心期刊,出版教改专著1部,撰写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2部,主持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1项。
课程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实践驱动创新理念的指导下,来自不同学科和专业的本科生通过本课程对AI艺术创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尤其在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方面获得提升。课程注重跨学科融合,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开展思辨,深入探讨AI智能与人类智能之间的差异,以及AI思维与人类思维的关联。这种批判性思考不仅帮助学生理解AI技术的应用价值,也激发学生在艺术创作中的创新意识。通过艺术与科技的交叉融合,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实践工具,助力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创新和跨领域应用中取得突破。
05
学生感言
这是我第一次深入了解人工智能与艺术这两个领域,收获颇丰。AI绘画工具大大简化了创作流程,尤其对像我这样没有艺术创作基础的人帮助很大。在使用这些工具的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挑战,但老师提供了细致的讲解,帮助我们克服了困难。
——22级通信专业李佳枫
刚开始,我以为AI创作是天马行空的,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AI创作其实离不开理论支撑。以AI续写贝多芬为例,无论在曲式和声还是风格上,它都与贝多芬非常相似。通过调整模型和参数,我们将自己的审美与思想融入其中,让它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
——23级音乐专业李墨涵
真的很幸运,选上这门课程,学到了这么多干货满满的知识。看着自己做出来的艺术徽章、三维模型和AI文创书签,这门课实在是太有实践意义了。学习的都是最前沿的AI与艺术创作方面的内容,真是收获满满。
——21级化学专业李秀
在这门课程中,我感受到人工智能为艺术创作带来的便利,能够在保留创作者想法的同时节省时间和精力。不过,AI的一些功能仍需进一步优化,我也期待着未来它能更加完善。除了技术上的收获,亲手创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也非常治愈,看到自己的作品完成时,很有满足感与成就感。
——23级一附中汪鑫怡
特别好的一门课。我学到了AI创作的过程,掌握了多个平台的操作,并用关键词和训练模型创作出了我原本根本想不到,抑或我原本根本做不出的图像。在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在老师与助教的耐心引导和帮助下,我有着极高的幸福感。非常感谢这门课,让我的大学生活增添了梦幻的一部分。
——23级统计专业卓依
编辑、校对丨黄水一 郭源源
编审丨周先荣 刘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