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石雨昕 每经编辑 陈旭
1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畅通——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蓝佛安关于当前经济财政形势的问答》一文。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如何理解2024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蓝佛安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除财政自身收入外,2024年安排一定规模的赤字,并从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其他政府预算调入一部分资金,确保财政总的支出规模有所增加,更好发挥拉动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循环的作用,形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支撑。
增加均衡性转移支付
蓝佛安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是党中央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2024年财政政策定下的总基调。
在“适度加力”方面,主要是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组合使用专项债、国债以及税费优惠、财政补助、财政贴息、融资担保等多种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这些年,通过合理安排赤字规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保持较大力度,从2012年的12.6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26.1万亿元,保障了国家重大战略和民生政策落实。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609.17亿元,完成预算的97.6%,增长6.1%。
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财税系副主任卢盛峰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满足政府财政支出的需要是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目的。广义上,财政总支出能够通过税收、国有企业上缴利税、收费收入等渠道来进行弥补,其中税收收入是主要和最稳定的来源渠道。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23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突破10万亿元,创下近年新高。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增长10.3%、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增长8.7%。
蓝佛安表示,2024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仍然保持一定规模,特别是增加均衡性转移支付,并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强化财力薄弱地区的资金保障。
卢盛峰表示,均衡性转移支付主要是为了弥补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财力缺口。它有非常明确的测算公式,比如按照当地人口、公共服务标准测算出总支出,然后自有财力如果不足以弥补基本的公共服务支出需要,缺口部分由上级政府均衡性转移支付来进行弥补。因此,均衡性转移支付对地方财力和发展形成重要补充,不同地区之间差异也比较大。总体来讲,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会更依赖上级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
蓝佛安表示,2024年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基础之上,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推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可及性均衡性。
财政政策要支持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
下一步,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财政政策将如何进一步发力?
蓝佛安表示,财政政策要支持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更好统筹国内国际循环。围绕居民消费升级方向,进一步研究鼓励和引导消费的财税政策,着力提升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培育新型消费。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洪涛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通过财税政策促进居民消费升级,一方面可以通过尽可能多的公共消费投资,包括公共基础设施如口袋公园等,使居民消费更加便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税收政策的优化来减少城乡居民税收负担,间接提高居民收入,从而促进可持续消费。
洪涛表示,提升传统消费能级、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发展服务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扩大假日消费,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完善城乡融合消费网络,鼓励探索租赁消费、易货消费、“慢消费”等新消费,都是提升我国居民消费的有益探索和发展趋势。
蓝佛安强调,在保持政府总体杠杆率基本稳定原则下,继续安排适当规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强化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管理,支持地方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着力提高投资效率。
蓝佛安表示,要统筹用好专项债券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车购税补助地方资金、铁路建设基金、民航发展基金等,推动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引导带动全社会投资。
据初步统计,2023年发行的专项债券中,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超过3000亿元,占发行总额比例超过9%,预计拉动社会投资超万亿元,发挥了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