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黑板洞察 AI 教育特约作者李卓老师,目前是知智教育创始人/CEO,曾任快手教育生态运营总监。未来之星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国家智慧教育实验室嘉宾;
我最早想创业做AI教育的想法,还是在四年前。
彼时,我还在的快手教育生态,即使加上一些谦虚元素,也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教育内容传播地。
在此基础上,不禁会想,我们还可以做点儿啥?
如此蓬勃的教育内容消费,短视频也好、直播也好,都已经充分证明了在这个平台上,爱学、想学的人已经充分聚集。
想往下进发,需要在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我是这样理解以下三者的:
1.学习兴趣:学习的引擎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步,能让人从内心驱动去探索、去参与。沉迷科普实验视频的孩子,或是每天期待某位主播讲解历史故事的观众,正是因为兴趣让他们投入时间和注意力。
但兴趣只是开始,光有热情无法形成深入的学习习惯。把兴趣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动力,需要能力的支撑。
2.学习能力:突破学习瓶颈的关键 能力是学习的底层逻辑。无论是数学公式的推导,还是语言表达的流畅,都需要学生掌握核心的学习方法和工具。一个在背单词的孩子,如果无法掌握记忆方法或应用技巧,很可能止步于简单的背诵。
这时候,教育内容需要的不仅是吸引眼球,还要通过设计系统性的训练,帮助用户形成真正的学习能力。
3.学习成绩:成果的外显反馈 好的成绩可以带来自信和成就感,是兴趣与能力结合的结果。例如,平台上那些刷题技巧教学的短视频,让很多学生在考试中得到了快速提分的体验。但如果成绩仅仅停留在数字的表面,而没有帮助学生培养深度学习的习惯,那么教育的意义也会大打折扣。
当然,也需要真诚的去讲商业化的动机。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结果是学习动力的主要来源。无论是中高考,还是各种资质证书申请、竞赛名次或等级认证。绝大多数人参与教育服务购买,交易,买到预期效果是动机,学习只是过程。从商业化角度考虑,也需要在此进一步延展。
而快手最为擅长的,其实是推荐算法。虽然我是运营出身,但常年与算法打交道,也开始思考:如果我们能把快手的算法能力,用到教育领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培养上,岂不是把飞鸟送上天空、把鲸鱼放入深海一般有价值?
在快手的推荐系统中,用简单朴素的话来讲,算法的两大核心任务是:精准推荐用户需要的内容,以及持续发掘用户潜在的兴趣。
而当这项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它不仅可以让学生轻松获取新知,还能帮助他们理解知识、迁移能力,甚至走向创造性的高阶思维。
1、精准推荐:知识获取的起点
在布鲁姆的认知目标理论中,学习的第一步是知识的获取,而推荐算法恰好在这一阶段表现出色。它通过显性数据的分析,为学生精准匹配所需的学习内容,让每一次接触都充满针对性。
这一过程始于对学生行为的细致观察。算法会基于学生的观看记录、兴趣领域和学习目标,快速提取显性需求。例如,如果学生对“天体运行”表现出兴趣,系统可能从基础知识入手,推荐太阳系的简单结构。这就像为一个美食爱好者推荐入门烹饪视频:重点不在于展示多么复杂的内容,而是专注于学生当前能学什么、需要学什么。
但教育的复杂性在于,知识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具有层级关联。推荐系统通过嵌入知识图谱,为学生搭建“从点到网”的认知结构。比如,当学生在学习天体运行时表现出对“重力”的兴趣,系统会推送与重力相关的更深入内容,比如“潮汐现象如何由月球引力造成”。这种逐步深入的推荐,帮助学生从碎片化知识点出发,建立起系统化的认知网络。
2、兴趣发掘:探索未知的可能性
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灌输知识,更在于引导学生发现潜在的兴趣。而快手的推荐算法,通过常见的Bandit算法,实现了从已知到未知的学习探索。
Bandit算法的核心是平衡“匹配”(Exploit)和“探索”(Explore)。在教育场景中,这意味着既要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知识,又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进入全新领域。例如,一个对地理感兴趣的学生,在学习了“火山喷发”的内容后,系统可能会推送“地质板块移动”相关的视频。这种跨学科的延展,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兴趣,还为进一步的探索铺平了道路。
这一切背后,是对学生行为的实时反馈分析。算法会记录学生观看内容时的停留时长、点赞互动等数据,甚至捕捉他们的情绪表达——从完成率到点赞行为,无不为优化推荐提供依据。比如,一个对文学感兴趣的学生,可能因为算法的精准引导,逐渐探索到文学与哲学、历史的交叉领域,最终打开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3、迁移能力:从学会到会用
如果说兴趣是学习的起点,迁移能力则是学习的高级目标。布鲁姆在其认知目标理论中指出,迁移能力是将知识应用到全新情境中的能力。而快手的推荐算法,正通过向量化的隐形数据分析和多轮推荐机制,为学生创造这种机会。
算法在这一阶段的核心任务是设计开放性挑战。例如,在学生掌握了“能源转化”基础知识后,系统可能推荐“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太阳能电池板”这样的内容。这种推荐不仅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还鼓励他们探索真实世界的应用。
更重要的是,这些挑战遵循“从易到难、从近到远”的逻辑。学生从与当前知识高度相关的内容入手,逐步扩展到更具挑战性甚至跨学科的主题。例如,一个对生物感兴趣的学生,在理解了“植物光合作用”后,可能被推荐一段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视频,从而提升系统性思考能力。
除此之外,算法还能引入多角度的对比学习和协作学习内容。例如,同一主题下,推荐不同的视角讨论(如“新能源的未来争议”),引导学生整合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这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复杂问题,还激发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然而,在当时的环境下,如果往下推进这个项目,卡点在于:教育的内容完全不够用。
在我们常规视角来看,现在教学视频、课件、讲义、教材、题库已经多得不得了,随意拿出一个录播课程平台的数据,上百T的教学视频都是有的。
但不够用的原因,在于这些素材全都是教师视角出发,基于学生的理解或是考试,进行的针对性讲解。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希望基于学生个性化兴趣、性格、爱好,按照上文的逻辑给他推送内容。现有这些教育资源,本身的个性化要素还是过低。
一等就是三年。直到去年,大模型的出现,让我的想法有了重新落地的可能。
ChatGPT发布后,我开始恶补相关大模型的论文。
模型的训练技巧过于复杂,在此不表。在我看来,在未来的教育领域,大模型无疑是最有潜力的变革者之一。它并非一项单一的工具,而是一位“全能导师”,具备全知全能、无限生成以及实时交互的核心能力。
1、全知全能:构建一座知识的灯塔
大模型的“全知全能”特性,源于它对人类文字信息的全面理解。无论是科学公式、哲学理论,还是最新的社会问题,它都能轻松调取、整合并转化为适配的学习内容。对于教师而言,这意味着永远不需要担心知识盲点——一位普通教师借助大模型,便能轻松补足讲解中的漏洞,甚至生成一套完整的课程规划。
学生同样受益匪浅。当一个对天文学着迷的孩子提出“黑洞的边界到底是什么”时,大模型不仅能提供直观的解释,还能将其引导至更深层的学习领域,比如引力波的概念或宇宙膨胀的理论。这种即时性和广度,超越了传统的教科书和搜索引擎,它带来的不仅是答案,更是激发学生持续探索的动力。
2.无限生成:满足每一位学生的独特需求
大模型不仅“懂得一切”,还可以“生成一切”。它拥有无限生成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偏好和学习目标,实时创建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换句话说,它将因材施教从教育理想变成了日常现实。
刚开始学习几何的学生,可能会收到一段关于三角形基本性质的演示的说明,而同班的一位进阶学生则会获得关于圆内切三角形的实际应用案例。这种深度个性化的推荐不仅提升了学习效率,还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节奏中成长,而不是被统一的教学标准束缚。
更令人惊叹的是,大模型还能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通过不断生成与学生问题相关的新问题,它激发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样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变成了一场持续的、探索性的对话。
3.实时交互:让学习成为一场情感体验
教育从来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是一种情感交互的过程。大模型的语音、图片等实时交互能力让这一点得以放大和深化。它能够捕捉学生的行为和情绪,比如当学生因某个问题表现出困惑时,模型会调整讲解的难度或语气,以降低学生的焦虑;当学生表现出高度兴趣时,模型则会快速深入,提供更复杂的知识或任务。
这种交互能力在艺术教育中尤为显著。例如,一个学生在创作一幅画时,可以实时获得模型的建议,比如如何调整构图或色彩搭配。这样的反馈机制,让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到支持和激励,而不仅仅是在最终结果上得到评判。
对于学生来说,大模型是知识获取的灯塔、能力提升的工具和情感交互的伴侣。从知识点的初步学习到复杂问题的跨学科思考,再到最终的创新实践,模型可以伴随学生的每一个学习阶段。这不仅是技术的加持,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进化——教育不再是“一刀切”的流水线生产,而是专注于每个人潜力开发的个性化服务。
而在此基础上,我相信中国教培市场的格局,也将迎来新的变革。
1、传统教培竞争格局
过去十年的教培市场,其市场的规模和用户的分布,演变成一个“杠铃型市场”的特征:
一端:行业巨头与地方头部机构
这一端代表了教育市场中的“巨头”,包括好未来、新东方、高途等全国性教育巨头,以及一些地方性的知名教育品牌。它们的特点是规模大、资源多、技术强,能够借助AI技术、大模型能力等创新手段,形成高效的内容生产、推广和运营体系。
这些机构往往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具备以下核心竞争力:
资源整合力:巨头能够整合全国范围内的优质教育资源,提供大规模、高标准的服务。
技术领先力:借助强大的大模型、数据分析和个性化推荐能力,提升教育内容生产和服务效率。
品牌影响力:凭借多年积累的品牌价值,这些巨头在家长和学生中享有高信任度,能够吸引大规模用户群体。
另一端:分散的个体教育市场
杠铃的另一端由众多分散化的小规模教育提供者构成,包括名师工作室、个体教师以及兼职教师。这一端市场参与者数量庞大,但服务能力和规模较为有限。
这些分散化教育提供者的特点是:
灵活性强:个体教师和小型机构可以迅速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贴近性高:他们往往以个人品牌或小圈层的方式运作,与学生和家长的互动更加直接和亲密。
资源有限:与行业巨头相比,这一端的教育服务者缺乏系统化的技术支持和市场推广资源,在竞争中更容易处于劣势。
中间断层:被挤压的中型机构
杠铃的中间部分是当前教培市场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环,也是最脆弱的一环。中型教育机构往往因为缺乏规模化的资源整合能力,同时在技术应用和市场覆盖上无法与巨头抗衡,逐渐被市场挤压。
中型机构的困境体现在:
资源劣势:既不具备巨头的资源整合能力,也无法像小型机构那样灵活贴近用户。
技术落后:大模型和AI技术的普及需要高投入,中型机构往往难以承担相关研发和引入成本。
竞争压力:既要面对巨头在核心市场的入侵,又要应对小型机构在长尾市场的分流。
2、模型驱动——AI时代的中国教培的新星系结构:恒星、行星与星云的重组
从传统教育行业到教育科技的演进,大模型的引入正在彻底改变整个市场的生态。
如果将中国教培市场比作一个宇宙,未来的竞争格局将呈现出“恒星—行星—星云”的多层次结构,每个层次都在大模型的驱动下形成新的价值链和协作模式。
恒星:教育AGI服务商的核心驱动
在教育市场的“星系”中,大模型服务商无疑是恒星般的存在。它们拥有强大的数据采集、计算与推荐能力,支撑整个教育系统的运行。
这些教育AGI服务商的角色不仅是“内容提供者”,更是技术的基石。它们通过构建全知全能的大模型平台,为行业提供算法支持、数据基础设施以及内容生成能力。
恒星的优势在于规模化和标准化,能够服务海量用户并满足复杂的教育场景需求。从个性化学习推荐,到大规模考试评估,再到教师的智能备课系统,教育AGI服务商将成为行业的核心驱动力。
行星:垂直服务商的多元生态
围绕恒星的是众多“行星”——以垂直内容训练商、社区服务品牌、地方渠道服务商为代表的中型教育机构。这些行星级玩家在特定领域内深耕细作,形成了与恒星协同发展的关系。
一家专注于STEAM教育的培训机构,可以通过调用恒星的内容生成能力,为学生提供基于大模型的编程课程。同时,它也可以利用恒星提供的推荐算法,精准锁定有潜力的用户群体。行星们的核心价值在于深入理解细分市场,通过本地化运营、社群建设和专业服务,满足不同地域和人群的特殊需求。
无数星云:分散的教育内容生产与消费
如果说恒星和行星是教育市场的核心力量,那么“无数星云”代表了教育领域最广泛的个人内容创作者和消费者。在大模型的加持下,这些星云级个体,正在成为教育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创新源泉。
一位个体教师可以通过调用大模型的内容生成能力,快速制作个性化的教案和题目;一个学生可以利用模型提供的实时互动功能,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跨学科知识。这种“去中心化”的教育生产与消费方式,让内容的创造与获取不再受限于传统机构,而是变得更加自由和多样化。